2025年江蘇農商行春招面試熱點:“五一”假期熱播
【模擬試題】
一系列以“勞動”為主題的文藝作品涌現,如電視紀實片《瞬間中國》、紀錄片《中國想象力》、文藝晚會《中國夢·勞動美》等。對此,談談你的理解。
【參考答案】
1.表明觀點。
勞動最光榮,奮斗最幸福。五一假期涌現出的一系列文藝作品,選材質樸,走進真實火熱的勞動現場,以奮斗為主旋律,講述奮斗者的動人故事。演繹生動,刻畫了新時代勞動者的精神風貌,展現時代與奮斗者的同頻共振。
2.分析文藝作品的重要意義。
(1)根植勞動人民,謳歌真實事跡,對“小人物”有共情。《瞬間中國》每個瞬間都是值得我們深入挖掘與探索,針對不同的人物特點,與網友多渠道互動,裂變傳播,引發更多的關注;《中國想象力》走進生活深處,聆聽追夢心聲,通過人物真實心路歷程,鼓舞青年人忠于內心選擇,向著心中美好不懈進發;《中國夢·勞動美——致敬勞動者五·一特別節目》,旨在贊美抗疫英雄,致敬光榮的勞動者。
(2)致敬勞動光榮,彰顯奮斗本質,對“大時代”有共鳴。《瞬間中國》秉持傳播即活動的理念,契合時代,走出“先網后臺、網臺并重”的發展新思路;《中國想象力》傳遞出來獨立個體的超凡想象力,是我們文化資源和創造精神的現代延續;《中國夢·勞動美》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,向奮戰在全國疫情防控工作一線的戰“疫”英雄們致以敬意和感激,向各行各業勞動者獻上問候與祝福,傳遞出奮斗最強音。
3.對文藝作品提出建議。
(1)文藝創作需要生活積累。文藝工作者需要俯下身子,踩在地上,投身到廣大勞動者的實際生活中去。只有扎根到老百姓人堆里,了解他們眉宇間的喜怒哀樂,看清他們飯碗里的稀稠,才能創作出滾燙炙熱、活靈活現、有血有肉的真實文藝作品。
(2)文藝創作需要時代擔當。五一黃金檔,不管是傳統模式“奮進的中國”直播連線報道、紀實欄目《攻堅日記》,還是新媒體段視頻《致敬新一代的奮斗者們》、微視頻《奮斗正當時》,這些文藝作品都在為人民抒懷,為時代放歌。所以文藝創作更要以嚴肅認真的態度忠于現實、反映現實,契合時代主旋律,通過創作賦予更多人繼續前進的精神力量。
文章來源:網絡整理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