奮斗從未止步,拼搏正當其時。 東海農商銀行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引領,緊密結合此次主題教育,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,堅持“圍繞中心抓黨建、抓好黨建促發展”的工作理念,持續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,深入推進黨建工作和經營工作深度融合,探索開展特色商圈黨建工作,做足做實“黨建+”文章,進一步提升黨組織的創造力、凝聚力和戰斗力,激發基層黨建工作新活力,為各項業務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和重要保障。
探索“黨建+網格”模式,
提供新服務,創造新動力
凸顯黨建引領。以黨建共建為統領,搭建長效政銀合作平臺,將基礎金融有效融入地方社會治理。先后與牛山街道、縣工商聯、縣水晶集團等單位簽訂黨建共建和全面戰略合作協議,在大型小區物業建立“精篤驛站”,延伸服務觸角,實現駐點辦公、普惠金融、居民服務深度融合。
助推網格賦能。以支行劃分網格,積極對接各社區服務中心,融入城鄉社區網格化治理,實行“網格+金融”服務模塊。加快網格內的“黨群服務站”“金融網格員”“移動廳堂服務隊”“智慧社區便民服務站”等載體建設,深化社區治理、民生工程、普惠金融等領域的合作,全方位提供基礎金融和公益民生等貼心服務。增設40余名金融網格員,進入小區物業群,以寓教于樂的形式將存貸款、電子銀行等金融知識融入社區活動,增強了社區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。
堅持活動增效。常態化開展各類普惠金融活動,加大對客戶的走訪力度,及時提供精準、貼心服務;實施“政策宣講+覆蓋營銷”疊加工程,開設“精篤金融夜校”及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,深度宣傳金融知識和惠民政策;開啟金融網格“心”服務,配備40余名金融網格“紅馬甲”,助力全國文明城市創建,發揮好“社區網格員”和“金融宣傳員”雙重身份,不斷擴大居民服務覆蓋面。
抓好“黨建+支部堡壘”建設,
陣地提檔升級,服務提質增效
激活黨員先鋒模范形象。以“黨組織搭臺、員工唱戲”,以“數據”為準、用“業績”說話的方式,大力弘揚農商“奮斗者”文化,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,結合主題教育,以“智慧黨建”“學習強國”“江蘇農商先鋒”等平臺為媒介,做好支部黨員思想政治引領工作。
持續提高組織建設質量。強化“一切工作到支部”的鮮明導向,探索運用信息技術手段開展黨建工作的有效模式,增強支部黨建工作的吸引力、感染力。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,扎實推進“四強五好”示范黨支部創建活動,不斷擴大先進支部增量、提升中間支部質量、減少后進支部存量,推動基層黨組織建設全面進步、全面過硬。
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。持續開展“黨支部書記項目”、“一區兩崗創建”活動,引導黨員圍繞業務拓展、風險管理、合規建設等方面工作爭當表率、爭做示范、走在前列,在重點難點任務中擔當作為,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,為改革發展鑄造強勁“紅色引擎”。
深化“黨建+服務”機制,
主動對接“走在前”,實現服務“零距離”
極簡化審批,開創審批新模式。圍繞應用場景,全面梳理授信審批流程,通過“網上辦、掌上辦”等方式開通“不見面”授信。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優化流程,并將利率審批由原營銷經理上報普惠專人審批,改為上報支行長審批,進一步壓縮業務辦理時間,讓客戶“少跑腿”“不折返”,確保信貸服務運作的高質高效,更好地滿足城區群眾的金融需求。
便利化服務,繪就服務新畫卷。立足社區市場做好服務,結合社區居民的群體性特征、地理位置、生活習性等情況,開展代收代付等中間業務;立足專業市場做好服務,利用收單業務、網上銀行轉賬匯兌服務,幫助客戶做好結算和代發工資等經營性業務,通過發放經營性貸款,為市場客戶進貨、購銷等經營活動提供融資幫助;立足企業客戶做好金融服務。加強各大企業的走訪溝通,了解企業經營情況,貼身解決企業融資難題,提供多種靈活的還款方式。
集成化改革,拓寬獲客新渠道。緊扣“高效運作”這一原則,組建專業化的產業集群服務對接團隊,保持團隊人員的相對穩定,明確制定批量營銷、組織推動、內部協調、風險防控、產品創新等各類職責要求,并在團隊成型的基礎上,常態化加強產品對接、盡職調查、營銷話術等系統性培訓,提升團隊專業化服務水平。以“內部數據庫自建—提供查詢接口—客戶授權即可得”的模式有效推進數據共享,以戰略合作為切入點,加快建設集稅務、財政、交通、運輸、公安、水電燃氣等信息于一體的信息共享平臺,拓寬地方獲客渠道。
|